失之千里, 差若毫厘是什么意思
发音:
意思解释
手机版
- 同“失之毫厘, 差之千里”。
《隋书‧天文志上》: “失之千里, 差若毫厘, 大象一乖, 馀何可验!”
- 失 shī ㄕˉ1)丢:遗~。坐~良机。收复~地。流离~所。2)违背:~约...
- 之 zhī ㄓˉ1)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2)助词,表示修饰...
- 千里 qiānlǐ[the winged steed]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。...
- 差 chà ㄔㄚˋ1)错误:话说~了。2)不相当,不相合:~不多。3)缺欠...
- 若 ruò ㄖㄨㄛˋ1)如果,假如:~果。倘~。假~。天~有情天亦老。2)...
- 毫厘 háolí一毫一厘。形容极少的数量:~不爽丨失之~,谬以千里。
- 差若毫厘, 谬以千里 同“差之毫厘, 谬以千里”。 《魏书‧张普惠传》: “差若毫厘, 谬以千里, 其此之谓乎?” 清 曾国藩 《致刘孟容书》: “差若毫厘, 谬以千里。 词气之缓急, 韵味之厚薄, 属文者一不慎, 则规模立变。”
- 失之毫厘, 差之千里 亦作“失之毫厘, 差以千里”。 谓细微的失误, 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 ▶ 《大戴礼记‧保傅》: “《易》曰: ‘正其本, 万物理。 失之毫厘, 差之千里。 ’故君子慎始也。” ▶ 孔广森 补注: “《易说通卦验》文。”
- 差之毫厘, 失之千里 见“ 差之毫氂, 失之千里 ”。
- 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 chā yǐ háo lí,shī zhī qiān lǐ 【解释】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【出处】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【示例】测绘工作常是~,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,绝不能粗心大意。【拼音码】cyhl【用法】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
- 差之毫牦, 失之千里 同“差之毫厘, 谬以千里”。 氂, 亦作“ 厘 ”。 ▶ 《魏书‧乐志》: “但气有盈虚, 黍有巨细, 差之毫氂, 失之千里。” ▶ 《旧唐书‧魏徵传》: “此乃差之毫厘, 失之千里。” ▶ 元 高文秀 《襄阳会》第一摺: “俺父亲差之毫厘, 失之千里, 掉在壕里, 签了大腿。” ▶ 《玉娇梨》第十二回: “差之毫厘, 失之千里, 一着不到, 满盘从起。”
- 失之毫厘, 差以千里 见“ 失之毫厘, 差之千里 ”。 ▶ 《陈书‧虞荔传》: “夫安危之兆, 祸福之机, 匪独天时, 亦由人事。 失之毫厘, 差以千里。 是以明智之士, 据重位而不倾, 执大节而不失, 岂惑于浮辞哉?” ▶ 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‧无政府说》: “失之毫厘, 差以千里。 目的一失, 以后之种种遂不可设想矣。”
- 失之毫厘, 谬以千里 同“失之毫厘, 差之千里”。
- 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【解释】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【出处】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【示例】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,而后变成弄臣。这一来,真是“~”了!(闻一我《屈原问题》)【拼音码】szhl【用法】复句式;作分句;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【英文】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
- 毫厘千里 háo lí qiān lǐ 【解释】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【出处】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【示例】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,岂非~之谬!(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十七回)【拼音码】hlql【用法】兼语式;作宾语、定语;
- 惜毫厘失千里 喻贪小失大。 ▶ 《新唐书‧魏元忠传》: “盖忘大体之臣, 恐赉勋庸, 竭府库, 留意锥刀, 以为益国, 所谓惜毫厘失千里者也。”
- 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 jiàn zhī bù qǔ,sī zhī qiān lǐ 【解释】见到时不拿过来,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。【出处】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二八:“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。只道张协状元,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,买本看。”【示例】呀,道兄差矣!岂不闻~,既遇明主,何必远去?(明·张风翼《红拂记·俊杰知时》)【拼音码】jzbl
- 差之毫厘, 谬以千里 开始相差一小点, 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 谬, 也写作“缪”。 语本《汉书‧司马迁传》: “故《易》曰: ‘差以豪氂, 谬以千里。 ’” ▶ 《论语‧先进》“过犹不及” 宋 朱熹 集注: “夫过不及, 均也。 差之毫厘, 缪以千里。” ▶ 清 朱彝尊 《经义考‧易纬‧通卦验》: “ 冯椅 曰, 馆阁本《通卦验》有云, 正其本而万物理, 失之毫厘, 差以千里。 ▶ 汉 儒引之, 作君子正其始万物理, 差之毫厘, 谬以千里。”
- 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【解释】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【出处】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【示例】测绘工作常是~,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,绝不能粗心大意。【拼音码】czhl【用法】复句式;作主语、分句;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【英文】a minimal error or deviation results in wide divergence
- 差以毫厘, 谬以千里 同“差之毫厘, 谬以千里”。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‧独立苍茫子<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>》: “差以毫厘, 谬以千里, 造因不良, 恶果是生。”
- 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 chā yǐ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【解释】差:相差;毫厘:很小的计量单位,1厘=10毫,1毫=10丝;谬:同“缪”。开始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【出处】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。’”【示例】《辛亥革命》:“~,造因不良,恶果是生。”【拼音码】cyhl【用法】复句式;作主语、分句;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【英文】a minimal error or deviation results in wide divergence
- 千里 qiānlǐ[the winged steed]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。――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- 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 1 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(失之千里,差若毫釐)1.1 词语解释1.2 成语解释1.3 引用及链接 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(失之千里,差若毫釐)拼音:shī zhī qiān lǐ ,chà ruò háo lí 注音:ㄕㄧ ㄓㄧ ㄑㄧㄢ ㄌㄧˇ ,ㄔㄚˋ ㄖㄨㄛˋ ㄏㄠˊ ㄌㄧˊ 词语解释同“ 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 ”。《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失之千里,差若毫釐,大象一乖,餘何可验!” 成语解释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【拼音】:shī zhī qiān lǐ,chà ruò háo lí【解释】: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【出处】:《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,大象一乖,馀何可验!”
- 失之交臂 shī zhī jiāo bì 【解释】交臂:胳膊碰胳膊,指擦肩而过。形容当面错过。【出处】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,可不哀与?”【拼音码】szjb【用法】补充式;作谓语;形容当面错过机会【英文】just miss the person or opportunity
- 失之千里,差若毫釐 同“失之毫釐,差之千里”。
- 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 shī zhī dōng yú,shōu zhī sāng yú 【解释】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这个时候遭到损失或失败,在另一个时候等到补偿或成功。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奚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。”【示例】谷城之变,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,仍望他“~”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九章)【拼音码】szdy【用法】复句式;作分句;含褒义【英文】lose at sunrise and gain at sunset
失之千里, 差若毫厘是什么意思,失之千里, 差若毫厘的中文解释,失之千里, 差若毫厘是什麽意思,失之千里, 差若毫厘 meaning in Chinese,发音,例句,用法,同义词,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,版权所有违者必究。